top of page

(PhD series | in Chinese) 博士生涯总结 2——博一暑假


写于博一下学期结束几周(无聊几周)后,暑研开始前几天

2018.5.31

博士生涯的第一年就这么算是结束了吧,虽然对于我们做发展这个领域的人而言,暑假同样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很快会有本科生来做暑期研修/实习,我们一方面需要训练他们,另一方面也借此时间和人力收集更多的数据完成实验。但毕竟学期已经结束,课程完结,各种交流报告和组会都暂停,实验室里也没有什么人,我已经在极度无聊之中度过了几周了。幸亏导师度假加开会回来了,几个重要的事项终于提上日程,我马上要(或者说已经)进入新一轮的忙碌了。现在想想,是时候写点总结了。

先说句题外话,今晚写那封可能是我人生第一篇一作学术论文的cover letter(投稿信)初稿的时候,我查了查期刊的要求,看到了关于如何扩大论文的社会影响的建议,感触很深。里面提到了如何判断自己的研究发现具不具有媒体报道的价值,以及如何尝试在新闻媒体投稿等等,正好和我这段时间一直有思考的关于练习通俗文章写作的想法撞上了。说来我其实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不短时间了,每每看到别人成功开设和运行公众号,在自己的平台上发表文章,看到现在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和写推送能力与日俱增的重要性,我都会深刻感受到通俗写作的巨大生产力。在读博士期间,我虽然一定会经历大量学术论文写作的训练,但写作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推送文章,和向非专业人群有效传递有趣且有用的科学发现的能力,恐怕还是要自己加把劲好好练。这里还涉及语言上的不同:学术论文我可能只需要写英文的,在学术生活中基本上我已经只用英文了,同时为了锻炼英文写作,我读博以来写的日记(其实应该说是“月记”或“学期记”)都是英文的,说起来我已经很久不怎么写中文了。我想,开一个自己写东西的平台,主要写写生活感受和写推广学术研究的中文文章,一方面练习中文写作,一方面努力把自己的研究用通俗易懂和大众感兴趣的方式表达出来,何尝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于是我尝试开通微信公众号(但因为手上没有中国的银行卡而宣告失败)和知乎专栏(还在等待审批)。

回到博一总结。刚刚我找来寒假时候写的博一上学期的总结读了一下,那种感觉依旧非常熟悉。第二学期下来,很多心理上纠结和畏惧的地方,我可能还和第一学期的时候差不多吧。也许我更敢于在课堂和组会上发言了,但我依旧没有勇气在自己有想法的时候坚持说出来,好多好多次都是尝试了一小会儿,没有立即得到机会表达,我也就放弃了。不抢着发言本身虽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但我在安慰自己“算了,还是不说了”的时候产生的“也许我的想法根本没啥意义”“也许我想到的都是错的或只是因为我没有认真听”这些自我否定的观点,可能才是最致命的。有那么几次,我在事后找当事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时,都得到了很好的反应和评价,这也就说明我其实是有能力问问题和表达看法的,我可能主要还是对自己的语言和学术能力太不自信吧。不过,值得表扬自己的是,我在课堂和组会上发言的频率更多了,给自己崇拜的大牛也提过有用的建议了,还在较大型的场合(虽然不是外面的教授来给报告,而是毕业答辩)也提过一次问题了。也许,我还是需要更多时间来适应吧。

博一第二学期好像很快就过去了,时长只有三个多月的样子,的确比较短,当然更是因为学期中太过忙碌,导致我主观感受上时间过得更快了。每周伊始,我的生活都充斥着上课和课程规定的文献阅读,然后在一周过了一半的时候,我才结束阅读和课程,可以更多地投入自己的科研项目。但那时候往往已经到了和导师每周meeting(面谈)的时间,也会进一步设置新的任务。这个学期我选的两门课,都是阅读和写作要求比较高的,至少都比我之前上过的课在这两方面难度要大,我也因此深受折磨。当然,受过的苦都不会白受,在学期过了不到一半的时候,我就明显感觉到自己阅读速度和质量的提升了:刚开始时每周要花近20小时才能读完的论文,逐渐变成只需要十几小时,然后变成五小时左右就基本掌握了。那些要读的论文虽然有趣,但并不和我现在的研究有太大关系,不过我从中训练到的阅读能力,特别是对自己阅读能力的崭新认知和自信提升,却是跨领域通用的。因此,之后我在找和读自己领域相关的论文的时候,都更有信心,也做得更快更好了。

另一个让我无比感激这两门“比较虐”的课的地方,在于论文写作。在硬着头皮写两门课布置的四篇课程论文之前,我只在交换时候写过一两篇随便充数的课程论文,一篇从未真正完稿的简直堵上了我全部科研自信的本科论文(现在重新开始写第n稿啦),和一篇正在写作过程的感觉主要依赖导师指导的论文(现在快要投啦)。面对四座大山,发现写什么、怎么写、怎么改都基本上是自己独自面对,我觉得写课程论文比写要发表的论文还要难,因为后者至少是写我自己做过的实验,还有导师在整个过程前前后后的指导和帮助。我感到极大的压力和深深的无力感,那段时间过得尤其艰难。但事后看回来,我一点点挣扎着,一步步尝试着,居然真把它们都写完了,还提前写完了(这也导致了前文说的无聊——因为干完一件大事,自我感觉“没事干”了)。让我颇为自得的是,在那段时间我创造了连续写作超过五小时的记录,之后我还培养出了找固定时间有规律地写作的“习惯”(不过才刚刚开始),还老是对自己的作品挺得意,真是收获了难得的学术写作上的“第一桶‘自信’“。在那之后,我似乎燃起了对写作的热情和信心了,希望它能伴随我走过今后的漫长岁月。

回首过去的一年,我像一个直面未知的战士,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会迎来看上去对付不了的敌人,但每次我都强作镇定,冲杀过去,战胜了难关,接着冲上下一个未知的战场。每一次过关斩将都是之前没有的经历,也会收获之前不敢想的能力点。正是通过前面每一次的积累,我才及时获得了相关能力,用以面对接下来的困难,简直是环环相扣。现在看来,我的最大和最紧迫的未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有效地提出研究问题,特别是跟不是我的主要导师的其他教授提出来,去和其他教授合作做项目和发文章。很多人都提到过博士期间最好能和多个导师合作,这样能学到不同的东西。但我一年下来还是困在一角,不敢走出来表达自己。这一点让我总是很自责很难过,但看看自己,我每次连和自己的导师谈想法都会被指出各种没有想清楚的地方,我也就更没有勇气去和其他教授谈了。希望下一年在这方面我能有所突破。

整体来看,这一年我同时做了很多项目(大大小小的、是不是一作都算上差不多得有8-10个吧),正在写和马上要开始写的论文有四篇,做了两次组会展示和大型的First-year Talk (系里安排一天时间,博一学生轮流在全系面前做展示,介绍自己一年里做的项目;为此我找了好几拨人,对着他们进行了数次练习),对上台做报告更加有感觉了,也逐渐对自己在做什么有了稍微清晰一点的认识。但是,我还是不是很清楚自己最想要研究什么问题,怎么寻找和判断重要的、有趣的研究问题,怎么口头和书面陈述研究的最大卖点和意义,怎么从零开始做一个自己的研究,怎么和其他教授合作,怎么做助教和讲课(这是下学期就要开始的挑战)等等。最重要的,我还在思考人生道路的选择,还不知道将来的自己是不是愿意和能够留在学术圈。

总之,一切才刚刚开始,精彩还在路上吧。

bottom of page